好店入驻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好店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行业资讯  >  行业政策  >  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2020年工作總結和2021年工作計劃
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2020年工作總結和2021年工作計劃
2021年07月22日 00:29   浏览:130   来源:智慧工地产业生态网

一、2020年工作總結

市住建局堅決貫徹市委市政府各項工作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發展穩定全面完成34項省市重點目标任務,住建領域經濟實現正增長

(一)堅持兩手抓兩手硬,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安全雙勝利

一是狠抓防疫複工。全力推進建設工程項目及時複工複産,突擊完成市公衛中心二期市第七醫院天府院區等緊急項目改造,有序推動6.3萬個小區院落疫情防控,及時制定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公積金緩繳降比政策。

二是力促穩産滿産。以服務專班+服務專員制度爲抓手,深入企業開展送政策、幫企業、送服務、解難題專項行動,住建領域企業、在建項目達到應複盡複,促進成都成爲全國複工複産複市最早、秩序活力恢複最好的城市之一

(二)抓項目穩投資,城市功能建設取得新進展

一是堅持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格局。開通運營地鐵5條線216公裏,運營總裏程518公裏。加快14TOD示範項目建設。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軌道交通資陽線(S3開工建設

二是高品質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和風貌整治。加快推進天府錦城54個街坊、38個街巷、一環路市井生活圈13個示範片區建設。完成一環路兩側285處、錦江公園濱水區周邊96處、大運會場館和連接線路周邊200處既有建築風貌提升,打造特色街區20條。

三是全面提升城市配套設施水平。開工天府大道北延線(三環至新水碾段)、東西城市軸線(二環至五環段),完成涉成渝高速公路第一階段導改。7個快速路改造工程有序推進,完成一環路整治工程,完成商貿大道下穿隧道(除涉鐵段外)主體結構火車北站擴能改造配套市政工程,打通“斷頭路”45條,完善中心城區自行車道約300公裏完成中心城區公共服務設施三年攻堅,初步形成15分鍾基本公共服務圈”。

是高效能推進城市功能品質提升。高質量建設大運會場館體系,開工建設49處新(改)建場館,完成7個新建和13個改造場館建設。全力推進大運村新建單體建築、學生宿舍改造完工。開工金沙演藝綜合體等一批地标文化設施項目,推動圖書館、劇院等城市功能性項目建設,建成市二醫院、龍潭醫院等重大醫療服務設施。

(三)以住房制度改革爲支撐,助推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一是穩定市場預期,及時出台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優化商品房搖号等相關政策措施,加強土地市場調控、支持合理自住需求、持續開展房地産市場秩序整頓。

二是堅持民生底線,出台《關于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加快實現住有所居的實施意見》,針對不同住房困難群體,分類施策精準保障。

三是着力提升村鎮房屋建設質量,完成2370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系統信息錄入和現場核驗工作;完成“兩不愁三保障”回頭看大排查中涉農村住房安全類問題188戶重點整改任務;完成農村土坯房改造24140戶。

(四)深化創新提能,推進住建工作轉型升級取得新突破

一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高标準完成“清單制+告知承諾制”改革試點任務,将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分類控制在2090個工作日以内。我市“辦理建築許可”指标被評定爲全國領先,“搭建中介服務超市”“取消水土保持方案審批”“建立全領域信用評價體系”等做法在全國推廣。

二是高效推進住建工作高質量發展,實施建築企業資質審批和建設領域招投标系統治理,綜合企業産值、業績、資質、信用、納稅等情況建立我市優質建築企業推薦目錄和對外拓展優秀企業推薦目錄,建築行業外向度提升至31%,特級資質施工總承包企業增至22家,一級資質企業增至480家,“500億級”産值建築業企業達到4家。

三是着力優化城市人居環境,城鎮新取得建設用地項目全面執行綠色建築和裝配式建築建設要求。積極開展中日合作,抓好新城建試點準備工作。建立城市體檢工作制度,促進城市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續發展。全市建設工程獲得魯班獎2項,詹天佑獎2項、國家優質工程獎8項。

四是抓好住建領域“十四五”規劃編制,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走訪”活動,高質量編制《成都市城市建設“十四五”規劃》《成都市國際鐵路港大港區發展“十四五”規劃》《成都市住房發展“十四五”規劃》和《成都市建築業發展“十四五”規劃》。

五是抓實住建領域風險防控,開展全市建築施工領域安全風險隐患、建築施工噪聲污染等專項整治,安全生産事故實現“雙下降”。開展住建領域突出社會矛盾專項治理,中央、省、市攻堅案件全部清倉

二、2021年工作計劃

市住建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堅決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以“高質量發展攻堅年”統籌各項工作,以建好“示範區”、唱好“雙城記”、融入“雙循環”、奪取“雙勝利”爲工作主線,慎終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以重大工程錨固城市生态本底,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台階,爲“十四五”開好局、爲成都大運會服好務、爲建黨100周年獻好禮!

(一)高品質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提升城市位勢能級

一是推進軌道交通建設提能,抓好在建215公裏軌道交通建設,加快14TOD示範項目建設,續建軌道交通資陽線,高标準建成大邑空鐵,推進第五期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編制報批工作。二是持續提升城市道路交通功能,建成東西城市軸線東安新城段、天府大道北延線(三環至新水碾段)、羊西線,打通中心城區“斷頭路”20條,完善中心城區自行車道體系,形成中心城區“軌道+公交+慢行”綠色交通出行體系。三是建成大運會場館體系,推動完成東安湖體育公園等6處新建場館建設和四川省體育館等23處現有場館改造。

(二)高标準推動城市有機更新,提升城市承載能力

一是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和風貌提升,加快推進天府錦城54個街坊和38個街巷項目建設,完成一環路“市井生活圈”整體改造和大運會場館及連接線路周邊54個片區風貌提升,完成特色街區片區建設21個;完善曆史文化名城保護體制機制;完成老舊小區改造300個、城鎮棚戶區改造3687戶。二是加快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建成中心城區基本公共服務設施600個,開工郊(市)縣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項目200個,累計建成100個;開展第二批立體智慧停車場試點。三是全面推進産業功能區基礎設施“三年攻堅”,加快推進北改-國際鐵路港大港區建設;高标準做好中心鎮建設工作。

(三)高效能深化住建行業治理,提升行業管理水平

一是完善地方法規體系和行業規範建設,推動完成3部條例立法和4項行業規範導則的優化編制。二是全面提升建設工程質量,進一步提升設計水平,加強以質量爲導向的行業管理制度設計,逐步将工程質量監管納入智慧工地建設平台。三是防範化解行業重大風險,以問題爲導向,标本兼治,下大力氣推動農民工工資、項目停工、商品房交易糾紛、住房租賃、生産安全等行業領域重大風險化解。

(四)高站位落實“房住不炒”,切實推進“住有宜居”

一是構建職住平衡的住房政策體系和供給結構。二是深入推進住房租賃試點,積極探索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從事基本公共服務人員等住房困難群體的住房問題。三是抓好人才安居和基本住房保障,建立健全符合成都實際的“住有宜居”标準體系。發放公租房租賃補貼6000戶。

(五)高水平推進改革創新,促進建築業轉型升級

一是優化完善支持建築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推進建築業全産業鏈發展,持續強化建築業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柱作用。二是加快推進地下綜合管廊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進一步提高市政基礎設施運行效率和安全性能。三是嚴格落實新城建試點工作城市的要求,加快形成工作機制和工作方案。四是研究建立推進建築信息模型(BIM)的路徑和工作目标,爲建立城市信息模型(CIM)提供支撐。五是深入開展城市體檢工作,爲精細化城市治理提供依據。六是大力實施綠色建築創建行動,推進裝配式建築由結構構件裝配化向全建築裝配化發展。七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分級分類管理,探索“承諾即開工”“全程網辦”等創新舉措,從辦成企業和群衆“一件事”出發,增強企業、群衆獲得感、滿意度。


推荐头条